作為未來重點推行的我國養老金第三支柱,包括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(下稱“稅延養老險”)在內的商業養老險業務,正成為保險公司發力的重點。據記者了解,保險業已經做好了稅延養老險準備工作,相關試點一旦啟動,馬上可以有效銜接。
稅延養老險是指,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,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稅款。由于在購買保險和領取保險金的時候,投保人處于不同的生命階段,其邊際稅率有非常大的區別,對于投保人有一定的稅收優惠,從而撬動個人購買商業養老險的需求。
根據國務院辦公廳7月印發的《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》(下稱《意見》),稅延養老險試點將于2017年底前啟動。保險業人士表示,目前開展試點的時機和條件都已成熟和具備,試點有望在多個城市同步鋪開,而可能不限于此前市場預期的上海。
不出意外的話,市場規模、渠道及產品優勢均靠前的中國人壽、中國平安、中國太保、新華保險等四家上市險企,有望進入試點保險公司的首批名單。上述保險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,公司在產品研發、系統升級等方面開展了多年大量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,目前已基本就緒,能夠確保試點政策出臺后在較短時間內落地實施。
對于稅收遞延的具體模式,多家保險公司人士表示,其內部在研發試點產品時,多傾向于采取“稅基遞延”的模式。即在繳費及收益階段免稅,領取階段再根據當期稅率表繳稅。據相關保險公司內部測算,若采取“稅基遞延”型模式,同等收入情況下,越早購買稅延型養老險產品,未來可省稅額越高;同等時間開始購買產品的情況下,收入越高,未來可省稅額也越高。
據保險業人士預計,在產品操作模式上,為提高投保人的投保積極性,或將在繳費時由企業代扣代繳,領取時保險公司代扣代繳個稅;員工離職時,或可以在不同保險公司、不同企業之間轉移。
稅延型養老險試點之所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,主要是因為借力稅優政策,試點能直接刺激個人繳納保費的積極性,從而撬動國內商業養老險市場巨大的保費增量需求。業內專家預計,隨著商業養老險發展迎來政策環境的最好階段,未來5年商業養老險的保費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,成為保險市場的最大增量來源。
考慮到投保人增值保值的基本訴求,作為商業性險種的稅延型養老險,在投資運作方面可能與養老金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相似。由此,試點不僅可以緩解基本養老保險未來面臨的支付壓力,還將相應為未來的資本市場帶來可觀的長期資金增量。
《意見》明確指出,將促進商業養老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協調發展。發揮商業保險機構作為資本市場長期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作用,依法有序參與股票、債券、證券投資基金等領域投資,為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,規范有序參與資本市場建設。隨著將來產品供給的擴大延伸,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無疑將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,將進一步發揮商業保險公司的機構投資者作用。